查看原文
其他

上海的马路牙子,坐满吃“天价”汉堡的年轻人:漫天的网红店,是不是智商税?

InsDaily 2023-04-16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Author Grace

本文授权自:普象工业设计小站

ID:iamdesign


上海这家汉堡店火了!!

裸露的砖块,拼凑成破败的灰色水泥外墙

黑色喷墨logo与原木招牌,将门头打造得冷淡高级

在橘黄色室内灯光的照射下,氛围感拉满

开在网红街区:常熟路185号

这家魔都汉堡界的「公路商店」

一营业就冲上热榜Top1

打扮时髦的男男女女,慕名而来

在几平米的店门口,排上1小时起步的长队

只为品尝48元到115元不等的「爱马仕汉堡」
▲@伊粒亚亚子

店内空间不大,只有两张桌子

小圆凳摆不开,堆在一旁角落

妆容精致、穿着体面的年轻人

有的选择打包带走,有的直接

站在路边、坐在地上,就开吃

过路的行人,投来疑惑、新奇的目光

有的感叹:商家会玩,懂得制造噱头博眼球

有的,竟也对这群“内心强大”的小青年

围坐在一起的chill景象,有些许羡慕

问过之后,才知道——

“这样吃饭不必刻意追求精致,有一种自然的闲适”

“当大家都坐在地上交流,彼此之间就没了距离感”

拿捏流量密码的网红店,究竟还有多少意料之外的惊(套)喜(路)?

追逐潮流的年轻人,真的从中找到快乐了吗?

带上你的好奇心,一起随主页君来瞧瞧。



前段时间,北京一家“美式农场”咖啡厅,引发网友热议。
金黄色的小茅屋里,颜值在线的小哥哥小姐姐,
换上西部牛仔的穿搭,点一份网红ins风下午茶。
一份浪漫的「秋日限定」,令人心向之,神往之。


▲@讲一声冻冻、@毛毛、@雨头雯宝子
不少人兴冲冲地前去打卡,想感受一番,这城市里难得一见的「田园风光」。
不料,却被狠狠泼了冷水。

「稻田风」的“摄影棚”中,草屑漫天乱飞,堪比鸡窝。

“沙发”是用干草垛垒起来的,“度假风遮阳伞”是用稻草和竹竿捆绑成的。

坐在硌人的草榻上,尝一口平平无奇的百元套餐。

想用照片记录,却怎么也拍不出网络同款“照骗”。

这,才后知后觉,直呼上当!

在这人造的“丰收稻田”里喝咖啡是什么滋味,咱是没感受过。
但肉眼可见的是,打着「农场风」糊弄年轻人的商家,不在少数——
有网友曾去打卡郊区某网红餐厅。
本以为能像《唐顿庄园》里的女主一般,呼吸着新鲜空气,优雅地喝下午茶。
结果倒好,一盘水果,几杯饮料,再加些又凉又硬的面包和焗红薯,竟要价428元。
套餐里的内容售罄而未提前告知,找服务员帮忙,却连人影都找不到。
所谓的「返璞归真」,寻找“治愈”,变成了赤裸裸的“致郁”。
▲图源:大众点评
诸如此类的“雷区”,还包括(但不仅限于)——
驱车好几个小时前往。
却因设备不够,服务敷衍,只能吃自带的干粮;
▲@洋芋Yuri
农场占地面积极小。
不仅可玩性低,景色也和网上宣传的相去甚远。
▲图源:@我是倩倩
“明星”动物,按「身价」分住。
为了一张尴尬的合影,不仅要排长队等候,还可能要额外收费......
▲@冰冰小姐杰
原来,所谓的「岁月静好」,背后也不过是一地鸡毛。
「网红经济」追求「流量至上」。

在图可以靠P,好评可以造假的当下,“网红”俩字,正在悄悄变味。



感受过“网红滤镜”下的「买家秀」与「卖家秀」,咱再来看看,霸屏年轻人朋友圈的其他“舶来品”。
要问如今,比brunch更时髦的生活方式是什么?
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——bistro。
▲@DZeer
在一线城市的CBD附近,随便打开美食搜索软件,就会发现:
十家餐厅,起码有三家bistro。
麻辣鸡翅配辣味葱油意面,再来一盘下酒猪头肉,这是「川渝bistro」。
▲@贼拉可爱的我
一片火腿配小笼,擂椒皮蛋配牛肉,这是「湖南菜bistro」。

▲@oliviaiscool
酸菜炖白肉汉堡,搭配五花肉炸粉条,这是「东北菜bistro」。

▲@李阿花
或许是拿捏了bistro骨子里的随性、自由,
很快,重庆夜啤酒来了,广州大排档来了,江浙糟卤阵营也加入了......
总之就是一句话:万物皆可bistro。
▲云南菜bistro@Heidi是海蒂
原本以为,这只是餐厅老板“热衷创新”的表现。
可就在大伙望着盘里精致无比的份量,出手就是(人均)300+的时候,
才发现自己,真的“被刺客了”。
 ▲网友评价
其实,有着「法国大排档」之称的bistro,是由巴黎公寓的地下室厨房演变而来。
主打平价美酒和简单的家常菜。
氛围轻松、价格亲民,很适合闲暇之余与朋友小聚。
可如今,这样接地气的小馆,竟摇身一变,成了可望不可即的高消费网红餐厅。
这番被迫“升维”的“骚操作”,搁谁都得生气。
此前被骂“智商税”的「中餐omakase」,亦是同理。
在日本,这种“吃什么,全看厨师自由发挥”的就餐方式,
除了自带开盲盒的乐趣,更是一种人性化的私人定制。
▲东京一家Omakase
主厨与食客面对面,现场打造几十乃至上百种小份但新鲜的食材。
按照能让食物味道呈现出最佳效果的顺序,一一呈现。
有的菜品,甚至还会根据客人的嘴巴大小,进行微调。
极致的服务,用「匠人精神」来形容,也不为过。
▲纪录片《料理的秘密》
然而,当这份“奢侈的精明”来到中国,却彻底成了「大冤种套餐」。
人均2000+的菜单,菜品尽是——
一片口水鱼、一片脆皮鸡、一勺麻婆豆腐、两片皮蛋、两片上海青菜......
▲图源:大众点评
就餐环境压抑,食客还得看厨师脸色。
等到精致的主食全部挨个登场,一屋子人竟连牙缝还没塞满。
这会儿,主厨再“大发善心”,端上免费的碳水、便宜菜,叫人敢怒而不敢言。

▲图源:大众点评
交流借鉴别国的创意,为顾客带来新奇的体验,这原本无可厚非。
但若只是学了皮毛而失了根本,便成了“投机取巧”、“糊弄人”。
如此种种,作为追求新鲜、潮流的消费者,也更要擦亮眼睛。


而就在大伙被哗众取宠的商家气到肝疼的时候,
这个秋冬,又一股新的潮流,正在引发全民狂欢。
碳炉与茶搭配,瓜果与糕点作衬。
闻茶暖香,随性而不失优雅,闲散却不失热闹。
它,便是「围炉煮茶」
▲@曼与蔓
脱胎于云南的「火塘烤茶」,这种风靡社交平台的生活方式,
(据传)起初是某个颇具情调的茶馆主人,在自家天井里支了个露天茶摊,
与年轻的姑娘小伙们,围坐在一起,品茗聊天。
枯叶飘落,秋天的氛围感有了;以茶会友,独立的灵魂互相碰撞。
这份快乐,让屏幕前的无数网友,羡慕哭。
于是,一些嗅觉灵敏的商家,纷纷效仿。
将店铺打造成中式古典风,在摆拍道具的烘托下,氛围感满满,出片率极高。
▲@Cynthia
野外露营基地,趁势推出「围炉煮茶套餐」。
生火,煮茶,烤柿子......
甚嚣尘外,尽是逃离996的浮生一日闲。
▲@走x琛
然而,许是这股风刮得太过迅猛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一支支“异军”,也悄然混入了队伍。
车来车往的马路边,鸡腿儿、烤串儿,“平躺”在铁网中央。
在炭火的炙烤下,和着空气中烧酒的香气,满是狂野不羁的味道。
▲@你小兔兔兔
自信满满的“民间手工耿”们,毅然决然地把碳炉领进门。
将橘子,海鲜,年糕、五花肉等各路食材,全都一股脑摆上。
一顿猛烤下来,期待值超高的围炉体验,愣是沦为了大型翻车现场——
原来,“焦”和“生”这两种状态,可以在同一个食物上共存;
刚放上烤网的年糕,一翻面就黑成了碳;
尚未提前预热的炉子,给奶茶炸了个底朝天;
一边骂骂咧咧,自嘲:「网红同款」,不存在的。
一边,却和身边的家人、朋友,笑成一团。
有人说,Z世代是孤独的一代。
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,又成长于快速流动的社会。
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距离感,前所未有。
再加上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暗藏着数不清的焦虑和不安。
「与人在一起」,成了越来越多人,心照不宣的共识。
▲@心有猛兽
围炉煮茶也好,网红打卡也罢。
追逐潮流,或许是年轻人们,于茫茫人海中寻找同类的方式,增强彼此联系的工具。
只是,这“与时俱进”的社交方式,也需要各位理性看待。
别沦为了商家的韭菜,才好。


今日文章来自“普象工业设计小站”(ID:iamdesign)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

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下小IN
每天会分享INS新资讯
长按添加订阅
Share the World's Moments
 InstaChina
 ▼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